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丁钢强教授——不喝菜汤 尽量站着开会 饭后走半小时
发布机构:社会组织指导与服务科 信息来源:《养生大咖谈养生》 时间:2017-10-16 点击:6199丁钢强: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、博士、主任医师。
每年5月的第三周是“全民营养周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平衡膳食,营养健康”。
吃饭是头等大事。日前,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人的营养宝典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。新版《指南》针对2岁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核心建议:食物多样,谷类为主;吃动平衡,健康体重;多吃蔬果、奶类、大豆;适量吃鱼、禽、蛋、瘦肉;少盐少油,控糖限酒;杜绝浪费,兴新食尚。
昨天,由省营养学会、省疾控中心等主办的“2016年全民营养周”活动在浙医二院滨江院区启动。现场,我们采访了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教授。
丁钢强曾亲自参与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的编写。他是如何解读《指南》的?自己又是如何实践的呢?我们来看看。
食物多样,谷类为主
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、蔬菜水果类、畜禽肉蛋类、大豆坚果类等食物。
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,每周至少25种。
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5-8份(250-400g),其中全谷类和杂豆类1-3份(50-100g)。
食物多样、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。
丁钢强:像我们这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,在那个年代,想做到每天摄入12种食物,基本是不可能的,可能一周才吃两三种食物。现在,我要求自己尽量吃得丰富一点。还有,如今很多人为了减肥光吃蔬菜,不吃谷薯类主食,这是不可取的,因为膳食纤维摄入太少,反而达不到减肥的效果。
吃动平衡,健康体重
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应天天运动、保持健康体重。
食不过量,控制总能量摄入,保持能量平衡。
坚持日常身体活动,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,累计150分钟以上;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。
减少久坐时间,每小时起来动一动。
丁钢强:我和很多白领都是一样,伏案工作时间比较长,但我一般每工作1小时左右,就要站起来活动活动;有时开会,我也会尽量站着开;吃完饭,我会出去走半个多小时。总的来看,如果你的BMI指数(身体质量指数)控制在18.5-24之间,都是标准的。
多吃蔬果、奶类、大豆
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,奶类富含钙、大豆富含优质蛋白。
餐餐有蔬菜,保证每天摄入300-500g的蔬菜,深色蔬菜应占1/2。
天天吃水果,保证每天摄入200-350g的新鲜水果,果汁不能代替鲜果。
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,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g。
经常吃豆制品,适量吃坚果。
丁钢强:我们调查发现,和谷物摄入量下降一样,蔬菜的摄入量也在下降(肉类上升),特别是在农村居民人群中,蔬菜和主食摄入量下降更明显,为什么呢?现在很多农民都不种地了,都是买菜、买米。按照传统的观念,多吃肉才算有营养,所以蔬菜就尽量少买、少吃。
另外,水果摄入量也是不够的,《指南》推荐的“200-350g的新鲜水果”是多少呢?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苹果的量。当然,有些城市居民水果吃得比较多,可以稍微减减,毕竟水果也是有热量的。
适量吃鱼、禽、蛋、瘦肉
鱼、禽、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。
每周吃鱼280-525g,畜禽类280-525g,蛋类280-350g,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g-200g。
优先选择鱼和禽。
吃鸡蛋不弃蛋黄。
少吃肥肉、烟熏和腌制肉食品。
丁钢强:现在市面上肉类涨价,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,这反倒是件好事,买肉吃的人少了,因为我们更推荐优先选择鱼和禽。一些沿海居民喜欢海鲜都要腌制一样,比如蟹、黄鱼等,这些要少吃。
另外,有些人吃鸡蛋喜欢把蛋黄去除,怕胆固醇太高。实际上,科学家在2013年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报告里,就已经修改了膳食胆固醇参考量的标准,没有设定膳食胆固醇摄入的上限。蛋黄要不要吃下去?大闸蟹是不是少吃黄?面条里是否不加猪肝?这些顾虑没太大必要。
少盐少油,控糖限酒
培养清淡饮食习惯,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。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,每天烹调油25-30g。
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,每天不超过50g,最好控制在25g以下。
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。
足量饮水,成年人每天7-8杯水(1500-1700ml),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,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。
儿童少年、孕妇、乳母不应饮酒。成人如饮酒,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,女性不超过15g。
丁钢强:按照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推荐,每天盐的摄入量是5g。但中国人一向吃得比较咸,全国平均10.3g,浙江人平均9.7g。所以,如果新版《指南》把标准定在5g,执行起来有难度,我们把旧版《指南》建议的“6g”改为“不超过6g”。
在外面吃饭时,饭店里油盐会放得很多。首先,我会让他们少放一点。如果还是比较咸,我会用汤(水)稍微刷洗一下菜。菜下面的汤汁是蛮美味的,但我从来不喝,油盐含量太多了。
同时,新版《指南》还首次提出“控糖”,这也是参考了WHO的建议,每日不超过50克,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。在对水的摄入方面,旧版是建议1200ml,现在多了1杯水。
杜绝浪费,兴新食尚
珍惜食物,适量备餐,提倡分餐不浪费。
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和适宜的烹饪方式。
食物制备生熟分开、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。
学会阅读食品标签,合理选择食品。
多回家吃饭,享受食物和亲情。
传承优良文化,兴饮食文明新风。
丁钢强:我不太会喝酒,也不喜欢在外面吃饭。每周至少有4天以上肯定在家吃,也建议大家多回家吃饭,为什么呢?家里的饭菜做得更健康,放多少油、多少盐,都可自己控制。既能享受食物美味,又能享受家庭亲情,何乐不为!